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CASE
半岛BOB综合骄傲!!今天 这位海宁人从北京人民大会堂 领回全国最高荣誉!

  半岛BOB综合海宁佳联沙发有限公司缝纫车间小组长,她用行动演绎了平凡岗位绽放的不平凡。

  1995年,17岁的金红艳,在亲朋好友的推荐下,来到海宁佳联公司的创始企业雪豹集团公司(东方红车间)当了一名车缝工。“不学习,不成长”,年轻的她就暗暗下决心,不钻研技术就没出息。于是,金红艳为自己制定了“干中学、学中干”的工作思路:仔细研究缝纫机的结构、拜有经验的老师傅为师、认真检查缝纫产品……就这样,车间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当别人在家庭、爱情中忙碌时,她在家、车间“两点一线”,生活中坚持把学习知识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金红艳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很快半岛BOB综合,她从一名普通的车缝工成为了一线生产组长,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工作带头人、预备党员。

  作为组长,那是岗位,更像是一线职工的指向灯。金红艳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情况,她坚持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每天十多个小时工作在车间。

  在钻研技术的同时,随着身份的变化,金红艳也积极参与到车间日常管理工作中。“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正是基于这种无私的情怀,金红艳毫不保留地将个人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车间其他职工。现在车间的生产骨干大多都是金红艳的徒弟,但她从不以“老大”自居,总是特别和蔼。大家都说,金红艳是以业绩服人,以奉献带人,是新时期劳模的新形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佳联公司面临巨大的挑战,产品要转型,部分皮衣生产车间不得不转为沙发套生产车间半岛BOB综合。沙发套缝制比皮衣缝制要累得多和苦得多,大部分员工都有所顾虑,还有一些在私下谋新路。那时候,年轻的金红艳在公司已经是老前辈,领导找到她询问转型的技术难度,金红艳撂下一句话:“只要肯学,技术肯定没问题!”金红艳还说:“我们会与公司共度难关!”

  说到就做到,29岁的金红艳,很快便掌握了技术,在她的带头表率下,大家纷纷跟上,企业成功组建沙发套生产线年间,企业新进大批员工,金红艳又把操作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同岗位员工,二十一年来,她的徒弟,都有100多人了。

  公司沙发套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客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而一旦产生索赔,那也是高的惊人。多年来,金红艳和她带领的班组从未因质量问题受到外商投诉和索赔。领导对金红艳也是赞不绝口:“她,真的工作特别认真,操作技术也很厉害,而且,她还会时不时有创新!产量高、质量好,总是能够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多年来金红艳一直被评为公司“先进员工”,她所领导的班组车间完成的沙发套产值超公司四分之一,达上亿元,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过,别看金红艳平时抓班组管理讲原则、讲公平公正,看似铁石心肠,其实啊,她是班组职工的“贴心人”。班组的职工虽然不是亲兄妹,可在金红艳心里胜似亲兄妹。

  金红艳有个同事小谢来自特殊家庭,丈夫患有重度小儿麻痹症,小谢又是先天失明,儿子遗传先天性白内障。2015年3月,小谢的丈夫一度病危,只有肝移植才是唯一的根治之路,但肝脏移植需要上百万元的天文费用。

  小谢一家的事时刻牵动着金红艳的心,她主动伸出了援手,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的奖金和部分工资。而且半岛BOB综合,在金红艳的感召和带动下,公司其他职工也非常感动,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共募得善款近4万元。另外,金红艳还抽空参加义卖、义演、义拍,在社会多方面的帮助下,短短一个月时间,就为小谢一家筹集到了60多万元的前期手术费,演绎了爱的奇迹!看着同事一家渡过了难关,金红艳心里很是欣慰。平时,金红艳也积极参加各种义务活动、爱心活动。“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她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好大姐”谈及她,熟识的人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海宁佳联沙发有限公司的劳动模范金红艳。二十一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用创造性的实践和丰富的智慧谱写着新时期劳动者之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金红艳一如既往地沿着“岗位成才”之路,扎根一线,不断地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张少民出生于黑龙江宝清县,1995年从西北纺织工学院纺机专业毕业,毕业后,张少民就一直在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从事产品研发工作。

  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努力,张少民从一个普通的设计人员,成为了一名高科技人才。张少民担任技术中心主任后,带领企业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适用性,填补国内空白,引领纺织产品向绿色环保发展的设备。在织物起毛领域,张少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基布与毛纺领域,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张少民为首的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设计团队开发的起、剪、磨、烫等一系列纺织面料后整理设备,为后整理面料产业的转型升级,高速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还被评为嘉兴市优秀技术中心,嘉兴市技术创新团队。

  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张少民经常会深入一线年,张少民在走访客户过程中,发现客户的需求有了明显变化:从作坊式向规模化转变,从单机做战向整条生产线转变,对设备智能化要求也不断提高。于是,张少民立即与科技人员一起,开始研发与完善特定装置,同时对联机控制进行研发。

  2013年三台起毛联机生产线在河北蠡县富利印染厂成功运行;2014年起毛机与剪毛机联机生产线在广东新发印染厂成功运行;2015年11月海宁超纶提出宽幅超柔生产线的需求信息,张少民立即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将六台起毛机一台烫光机及一台验布打卷机整合为一条生产线月开始运行,这条生产线达到联机同步控制,不仅减少了人工50%,而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60%以上还促进了中国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稳定性是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优势,而在某些面料的生产效率上则处于劣势。这当初也是张少民的一块心病,于是,他不断在产品的结构上,在传动链上、在功率配置上加以分析、比较,但总是无功而返。一时间,张少民陷入了困境。

  但是,在2014年,张少民偶然看到一篇报道,是压路机利用震动原理,使工作效率成倍提升。这篇报道就像一道闪电从他脑海里滑过,他想,能不能在自己的设备上利用这个原理?一有想法,张少民立刻采取了行动,他先对一客户的零件进行替换,证实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然后对相关零部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计算,做实验验证,并优化结构半岛BOB综合,终于在2016年,他成功了!

  也是同一年的9月,张少民在江苏常熟调研市场时敏锐地发现,超柔面料有从厚重型转向轻薄型、风格由粗犷向细腻转变的趋势。为此,张少民不断加强这种面料的调研,回到公司以后,立即组织强有力的攻关小组,从设备改进到上布试车,每一步他都参与共同探索!终于,用时近两个月,张少民总结出了该面料生产线设备最佳搭配方案和生产工艺。至2018年2月,已经有包括亚细亚、琴达、新湖等20多家用户,30多条生产线在运行,在深获用户好评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6000多万的业绩。

  如何带好一个技术团队,一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2008年张少民担任技术中心主任以后,不仅担任课题,还要从事管理工作,为了将这两者兼顾,他利用业余时间,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不断汲取管理经验。

  从2011年起,张少民陆续制定了科技人员奖励办法,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制度。不仅如此,张少民还帮助年轻的设计人员制定好目标,确定今后产品的努力方向,还手把手教他们课题方案的做法,把取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年轻设计人员身上,提升他们的成就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这些方式,近十年来,张少民已经为企业培养了四名具有单独承担课题能力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大家都说,张少民每天都很有工作热情,也特别敬业!都是因为他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说起张少民的工作热情,自打他1995年进入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以来,他就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个岗位的工作。

  2000年,因为担心老家的父母,张少民把70多岁的父母都接到了海宁,然而在2004年,父亲的一场重病,从此卧床不起。父母看着儿子每天那么忙,也是特别心疼,不到一年,两位老人家就执意要去东北的女儿家。知道张少民不肯让他们去,两位老人就让女婿来接。最后,张少民含泪将父母送上了火车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单位。

  说起女儿,张少民说:“我亏欠家里的事真的很多很多……”。女儿有次生病,要住院治疗,张少民却刚好出差在外。还有一次,又正赶上一个科研项目的关键时期而无法抽身。还有张少民的爱人在2013年和2016年做手术的时候,张少民都抽不开身请一天假去陪护……每讲到这些,张少民总是一脸愧疚,他说:“家里的事只要有办法解决,家人就不会让我耽误工作,他们知道我心里想的,没有企业这个大家怎么会有我的小家?”

  章雪洲,1959年出生的,老家在桐乡。1978年,他进入了浙江鸿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混凝土班组的班长、高级技师、技术能手。

  在鸿翔集团30年,章雪洲带领他的班组,先后获得过许多荣誉: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建材行业岗位“技术能手”和全国建材行业“首席金牌工人”、 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十大“李斌式模范金牌工人”、 “工人先锋号”、 “创新工作室”、“李斌式模范班组”等称号。在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章雪洲默默付出的辛勤汗水和无穷的智慧……

  作为班组里的班长,章雪洲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了将自己带领的班组打造成创新型班组,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章雪洲经常会利用班前班后会、宣传栏张贴等形式,组织组员们较好地掌握设备操作要领,设备维护保养常识,引导班组“勤学苦练、夯实基础”,提升岗位基本技能。章雪洲还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集团培养了一批卓越技能员工。

  在成都、武汉、哈尔滨及济南等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大,工期紧,为了缩短施工时间,确保混凝土墙体不渗水,每次,章雪洲都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浇捣方案,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反复探讨和修改。

  章雪洲凭借多年在混凝土领域的丰富经验,成为了一位专家型的人物。在章雪洲的努力和付出下,地下室砼墙能够不做外防水而能达到抗渗防水的效果半岛BOB综合,建筑材料发挥出最佳特性,同时还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因为章雪洲所带领的班组,一直是坚持绿色施工、文明标化施工的理念。所以,章雪洲作为班组长,也处处以身作则。

  在四川彭州莱茵鸿翔体育文化中心项目中,由于项目地处城市闹市区,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文明施工要求更高更严。为此,章雪洲主动找到工程负责人研究场内布置,增设沉淀池,调整作业时间,采用先进的振捣方式,把除尘、降噪当作自己工作和责任!也是因为章雪洲的坚持,他所在的项目都能够与周边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也多次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政府的表扬和表彰。

  当然,作为一名班组长,章雪洲在默默奉献的同时,还主动了解每位班组人员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帮贫解困是他的家常事。因此,章雪洲所在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非常强悍!战高温、斗严寒、加班加点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