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时间回溯到1991年,当年国内的广西电视台引进了美国的一部动画——《特种部队》。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这部动画也成了无数人童年的荧屏经典回忆。
《特种部队》一般是我们国内的叫法,动画中的这个部队的代号称为G.I.JOE。这个特殊部队的成立,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安全。
G.I.JOE这个名字,最早是源自于1945年的一部电影《The Story of G·I·Joe》。该片中有一位名为“乔”的美国大兵,被当作了二战期间美国士兵的代表。
而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前半部分的字母G.I,比较靠谱的说法是Government Issued的缩写,意思指“被政府官方使用的”。而后半部分的字母JOE,就是这个大兵的名字“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支部队G.I.JOE,从某种意义上就指代了这是美国的士兵。
动画中特种部队G.I.JOE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恐怖组织——眼镜蛇部队,他们是一个妄图统治世界的极端组织。
《特种部队》的动画,最早其实是“孩之宝(Hasbro)”玩具公司为了推动玩具销售而诞生的,这也是早年间美国公司先出玩具再配套推广的一贯做法。
整个“特种部队”系列产品推出的顺序依次是: 玩具——漫画——动画——电影——继续卖玩具。
早期“特种部队”(引入国内前一般称为G·I·JOE,这里采取了大家熟悉的国内译名)玩具的推出,奠定了真正意义上的“可动人偶(action figure)“的玩具概念。
上世纪60年代,当时市场上主要的人偶玩具是美泰(Mattel)公司的芭比娃娃系列。而属于男孩子的人偶玩具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这时候,“孩之宝”的一位员工提出了制作面向男孩的人偶玩具的想法。当时孩之宝的总监Don Levine ,非常看好这一想法。
Don Levine曾在美国陆军服役过,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推出了一种:12英寸(30厘米)高、拥有海、陆、空三军作战服、配有相应装备的士兵人偶玩具。
而且这个玩具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塑料玩具,它全身拥有超多的可动关节,具有超强的可动性。这正是以往的人偶玩具所不具备的,可玩性极强。
不过此时的“特种部队”玩具,还属于战争大兵类玩具。六七十年代越南战争的爆发,使得这种与战争相关联的玩具,因为社会的厌战情绪而受到了。同时,七十年代的石油禁运的影响,也使玩具的成本大幅上涨。
于是“孩之宝”公司决定对此作出改变,他们学习星球大战的人偶玩具经验,不仅把“特种部队”玩具缩小到3.75寸,还准备开发漫画和动画来作为推广的配套。
80年代初,“孩之宝”公司在漫威(Marvel)漫画杂志上进行了“特种部队”漫画的连载,并赋予了这个IP新的内涵。
这时候,新生的“特种部队”已不再是与现实世界战争困扰所联系的战争大兵,而是被打造成保卫人类和平安全、具有科幻元素的美国英雄。这样的改变,使得人们对“特种部队”的好感度得到了回升。
而且“特种部队”的连载漫画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漫画在销量攀升后,便开始脱离原来纯粹为玩具销售服务的目的,成为了漫威公司的重要创作题材。
由于当时考虑到动画制作成本的因素,“孩之宝”公司一开始只制作了部分玩具广告。
没想到的是,动画广告的推出,效果出奇的好。凡是在动画广告中出现的配套玩具款式,很快就售罄了。人们对这个主题的动画广告兴趣显得非常大,也成功带动了玩具的销售。
于是“孩之宝”公司,在1983年、1984年尝试着分别推出了两部5集的短篇电视动画。在取得较好的市场反馈后,“特种部队”的长篇电视动画制作就正式上马了。
直到1986年间,“特种部队”系列一共制作并推出了两季、共85集的动画。前两季的动画推出后,一开始获得了市场广泛的关注。但是随着市场上诸如希曼、希瑞等其他超级玩具IP的出现,“特种部队”的市场份额也不可避免得开始减少了。这是“特种部队”没落的前兆。
到了1986年,“特种部队”动画大电影(GIJOE THE MOVIE)制作完成。因为担心亏损风险,这部动画电影一开始被制作成了音像制品进行销售。此后,这部电影又被分割成5集,在电视上进行播放。
此后,新的玩具人物也一直在推出,但是动画却没有什么进展。直到1989年,才由DIC Animation公司接手,并配合近几年推出的玩具人物,制作了《特种部队》的新动画。
1991年后,国内的广西电视台引进了这部动画。但是国内引进的动画,并不是按照一整季的顺序完整播放,而是从之前所推出过的《特种部队》系列动画中,分别取了部分集数,然后共同组成了60集的动画。
包括后续在国内播放的《特种部队之再显神通》,也是同样采取了从1990年前的各季动画当中各取一部分的方法。所以国内的观众有些时候会发现前后人物风格有不一致的情况,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动画在当年的吸引力。
纵观《特种部队》的系列电视动画中,所塑造的场景与人物之多,不可谓不精彩纷呈,给所有爱好者们留下了宝贵的印象。
直到现在,“特种部队”系列的玩具还在全球发售,目前已发售了近千款人偶和数百种载具,在世界各地有着众多的新老玩家。
《特种部队》和《变形金刚》两大品牌,都是“孩之宝”公司的产品。两者也在漫画世界中做过联动。故事主要讲述了正义方的特种部队和博派联合,共同对抗眼镜蛇和狂派,也取得了一定的人气。
我们所熟知的《特种部队》,讲述的就是正义的G.I.JOE和恐怖组织眼镜蛇部队之间的战斗故事。
里面涉及的人物极其丰富,但是主要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想必很多看过这部动画的朋友都还对其中的关键人物造型有着深刻印象。下图为网友们所评选出的记忆最深的角色。
《特种部队》中的反派组织——眼镜蛇组织,是整部动漫设计中的亮点。这个组织进行着以统治世界为目的恐怖活动,且内部分工明确。
眼镜蛇部队常见的士兵,都身着蓝色的标志性服装,而眼镜蛇的精锐部队——红装卫队,则采用了红色的着装。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兵种分工,还设计了飞行蛇兵、潜水蛇兵、雪地蛇兵BOB半岛、忍者蛇兵、火焰蛇兵等多个兵种。
尤其是《特种部队》中几位反派组织的主要领导人物,设计非常具有个人特色。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眼镜蛇组织的领袖。他一直戴着面具,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一身蓝色的装扮绝对是《特种部队》动画中的标志性人物。
动画中的眼镜蛇指挥官是个诡计多端又狂妄自大的人。他的目标是用武力来统治世界。他所带领的眼镜蛇组织,给G.I.JOE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根据《特种部队》动画电影中的介绍,眼镜蛇指挥官属于史前“眼镜蛇族”的后裔,因为一次意外毁容,才选择戴上面具。
除了我们常见的蒙面头盔造型外,在动画中的眼镜蛇指挥官,还有着蒙面挂布造型。如下图。
迪斯特罗是一名军火商,也是眼镜蛇组织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在动画中一直都戴着钢铁一般闪亮的面具,非常具有辨识度。
迪斯特罗首次出场是1983年的漫画 《G·I·JOE: A Real American Hero》 中。他出生于苏格兰的武器商人家族,他的祖辈因为挑起争端大发战争财,而导致家族被当时的国王惩罚,要世代都戴着象征耻辱的铁面具生活。
迪斯特罗拥有自己的军火公司,也有着自己的武装部队——钢铁卫队,是动画中反派方面的一位重要人物。
男爵夫人是眼镜蛇部队的二号人物BOB半岛,很多组织的行动都由她来主持。她非常狡猾,还擅长易容,更疯狂地迷恋着上述的铁面人迪斯特罗。
白幽灵是眼镜蛇指挥官的忍者保镖,他是忍者部族岚影家族的传人之一BOB半岛。岚影族,第一次在80年代漫画《G·I·JOE: A Real American Hero》第21期中出现。白幽灵因为拥有全白的忍者着装和高强的战斗技巧,人气非常高。
特种部队(G·I·JOE)的目标,刚好与眼镜蛇组织相反,是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安全。因为早期的人物设计是兵人型玩具,所以部队的成员都是典型的美式大兵造型。虽然队员们也有着重要戏份,但是形象上却没有反派们那么有特色。
霍克将军是特种部队最初的战场指挥官,具有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他从不站在后方指挥,都是在战场上观察局势。
国内翻译为公爵,他是特种部队的前线指挥官之一,是一个坚强且以身作则的领导者,军衔没有霍克将军高。虽然身为重要指挥官,但是他的玩具人偶,并没有出现在1982年推出的3.75寸版G.I.JOE 第一波的13人当中。
火石基本上作为公爵的副手,也是一位高级指挥官。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物,他带领部队多次挫败过眼镜蛇组织的阴谋。
拦路虎是特种部队的重火力射击手,身体强壮高大,常常举着一台重型机枪BOB半岛。他负责在战斗中以火力掩护队友,同时他还擅长厨艺。拦路虎的玩具,也是在1982年推出的3.75寸版G.I.JOE 第一波的13人当中之一。
“面具人”,也称为蛇眼(Snake Eyes),是一个全身漆黑的神秘人物。《特种部队》系列尤其喜欢采用遮面的方式来表达神秘感。
他是特种部队中的传奇人物,精通多种武术。曾在白幽灵的引荐下,跟随岚影一族学习忍术。后来因为师父的去世,而和同门的白幽灵反目成仇,观众们也最期待他们两之间的对手戏。
因为《特种部队》的人物实在太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特种部队》系列曾是“孩之宝”公司的主力产品,帮助“孩之宝”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其动画到91年之后就处于停滞阶段,但是漫画和玩具还在不断的发行中。尤其是《特种部队》的可动玩具人偶,目前仍然受到大批爱好者追捧。
在2009年,《特种部队》系列也被搬上了电影荧幕。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2009年《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和2013年《特种部队:全面反击》就是改编自《特种部队》系列动漫的真人电影BOB半岛。
回头再看《特种部队》动画,其中有着典型的美式价值观。不得不感叹,当初的老美动画做得厉害,通常可以将价值观通过动画的形式去进行宣传。而且其优秀的人物设计,足以让观众们时隔三十年而不忘。国内的动画,任重而道远。